為貫徹落實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》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》(國辦發〔2016〕34號),近日山西、內蒙古、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、山東、河南、陜西、甘肅、寧夏、新疆、河北、湖北、浙江等地陸續發布了2019-2020年采暖季水泥行業錯峰生產方案,避免水泥熟料生產排放與取暖鍋爐排放疊加,減輕采暖期大氣污染。
水泥錯峰生產2015年開始在部分省份試點,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原環境保護部印發《關于進一步做好水泥錯峰生產的通知》(工信部聯原〔2016〕351號),2017年以后相繼寫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。水泥錯峰生產實施以來,對大氣污染防治發揮了重要作用,2016、2017、2018年三個采暖季累計減排二氧化碳11.1億噸,二氧化硫3.84萬噸,氮氧化物42.6萬噸,顆粒物1.93萬噸,取得了明顯的環境效益。同時水泥錯峰生產有效緩解了水泥產能嚴重過剩矛盾,促進了行業平穩運行,三年來行業經濟效益保持連續增長。水泥企業在錯峰停窯期間加強設備檢查維護和升級改造,積極組織員工參加安全、環保、質量、生產技能培訓,提高了安全生產和經營管理水平。
下一步,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強對水泥錯峰生產的指導,持續完善運行機制。各地主管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,密切溝通,強化對企業生產和環保設施運行情況的檢查,督促企業認真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,發揮好行業協會作用,認真總結錯峰生產好的做法和經驗,對不執行落實錯峰生產方案、不履行環境社會責任的企業進行約談,不及時改正的通過媒體公開曝光,引導水泥錯峰生產平穩有序、順利開展。